大学的职能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外,文化传承创新,已作为第四大重要职能被正式提出。大学竞争力所在其实就是文化的力量。大学文化建设要点之一,是构建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完整的价值体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体系、制度体系和环境体系等。
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党建在办学指导思想、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建设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和方向性作用。大连外国语学院近期一直在深入探索以大学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党政团结,凝心聚力,推动高校党建再上新台阶。
加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为党建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大学物质文化主要凝结于学校的教学设施、研究设施、生活设施、环境设施等校园硬环境。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和标志,是其他文化形态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广大师生通过对它的解读,感受着大学浓郁的文化气息,感悟出大学文化的价值内涵,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近两年来,学院加大物质文化建设力度:一是以生态旅游景观标准设计进行校园绿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置入其中,心旷神怡”。已规划做出银杏大道、芙蓉园、北美海棠园、红豆杉园、樱花湖等;二是按照“整体和谐、各具特色、内涵丰富、形式高雅”的要求开展楼宇文化建设;三是开展校标、校旗、校花、校树、楼名、湖名、路名及校园人文景观的设计征集工作;四是设计制作艺术墙、校园雕塑、校友广场等;五是安放校园学习休息椅、电子屏幕等;六是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
湖光山色固然怡情养性,而真正触动心灵的是人文景观后面隐含着的文化精神的密码符号,它们张扬着激越蓬勃的精神,迎面袭来,能让你瞬间感到一种无形力量的存在。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为党建工作提供不竭动力
大学精神是指人文和科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是那些隐含在外显文化载体背后的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与全面实践,是把对大学的使命、大学与社会、大学内部不同人群之间关系的形而上的理性反思同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后提出的文化理念,这就是所说的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支柱和灵魂,更是创造力与生命力的源泉。
高校党建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据精神文化的主导地位,强化人们的政治信仰;另一方面要在打造大学精神过程中,让党员和师生员工对党的先进性充满渴望进而不懈追求,为高校党建开展创造良好氛围、提供不竭动力。
一是倡导“敬业奉献、尚德育人;博学精思、善言笃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党员和职工工作生活理念,为学校核心价值观念的建立和教职工工作生活层次的提升进行顶层设计,力求提高教职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心气和快乐幸福指数。
二是开展以学风、教风、政风、校风为内容的“四风”建设;以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荣誉感为内容的“四感”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充分认识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是坚持党委中心组(扩大)每月学习一次,学习有时是中心组成员,有时扩大到中层干部,有时扩大到全体党员。
四是不断营造学术氛围。在教工中创办“知行讲堂”;在学生中开办“励志讲坛”;各基层党组织也先后创建了“青春讲堂”、“经济论坛”、“辅导员论坛”等活动载体,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在全校掀起“爱学习、提修养”热潮,以先进理论指导党务管理、党员管理、干部管理以及自身建设。
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党委以高层次、高品位、高水平为标准,提倡高雅艺术,突出大学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含量和育人主题,切实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到各项活动之中,实现以“精品文化”促学生党建。
加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为党建工作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中最活跃、最生动、最形象的展现部分。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行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一些大学人的行为失范,因此行为文化的建设迫在眉睫。行为文化重在落实执行。因此高校要做到党委有号召、基层有行动、落实有效果,必须建立起团结协作、敏捷高效、激情奉献的行为文化。为此,学院在“四风”建设中,开展了征集“四风”表述词活动,以期通过准确简洁的“四风”表述词为全校师生的行为建设设立标杆、指明方向。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亮党员身份、树优良校风”、“做育人标兵、树优良教风”、“做成才表率、树优良学风”等活动载体,号召广大党员以先进行为作出表率。每学期开展1至2次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廉洁从政相关规定、听取廉政教育课、观看警示案例等,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此外,学院还通过“两优一先”、“教学名师”、“优秀班导师”、“诚信先进集体和个人”等各类评优表彰活动,发掘行为典范大力宣传,为广大师生的行为建设提供了实际的标杆和楷模。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为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大学文化建设体系的确立,能够将整个文化意味浸染在校园里,但要做到文化意味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则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自觉与道德修养,更需要在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引导机制、舆论环境上予以保障。
真正好的制度是有思想、有理念、活起来的制度;是能让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能让想奋斗的人获得成功的制度。制度文化虽然具有强制性,但一经校园主体认同,就会成为师生自觉遵从和维护的精神要求。
作者:柳振万 来自:东北新闻网 编辑:宣传部理论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