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
师德建设的重要,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几乎成为不言自明的常识。目前,它不仅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且也成为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这除了表明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有机部分必须常抓不懈外,也表明当前出现的师德“滑坡”问题到了必须有针对性地狠抓的时候了。从师德建设的议论和实际行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师德建设中有政策舆论导向问题,有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影响问题,有教师地位和待遇问题,有教师培训制度和资格认定问题,有学校管理和教师自我修养问题,也有深层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就几个理论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师德,大多认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这无可非议。不过,从教师承担的社会重任、社会角色的地位和社会对教师人格的期望评价,以及众多优秀教师的素质表现,不难看出,师德的“德”已远远超出了教师职业和一般道德的范围。师德不仅含有道德,也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和行为等。师德不限于教育活动的需要,也是作为社会的公民和先进分子所应具备的素质。这不是对师德的过高苛求,而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对其角色和本色素质的客观规定。
西汉学者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这仍是适今之真言。其中的“人”字,既含指教师是他人学习、敬仰的典范、榜样之人,也含指教师自身是以众人之模范的资格的自我定位。德是模范、榜样人物的精髓,无德或德之不高不足以为人师,“德为师之本”,便成为古今称师、颂师之通义。即使将上述“人”字缩限为眼前的学生,而学生的发展和未来,需要从教师身上学习模仿的也不限于教师职业道德,而是社会上普遍需要的优良的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方面的素质。这样,拓宽的师德应包括:思想方面,具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选择革命的理想的崇高的人生道路,摒弃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一个高瞻远瞩、思想先进的人。
政治方面,能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导向,拥护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目标,为维护祖国统一大业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奉献,成为一个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人。
法纪方面,能深刻理解法治社会的意义,自觉学法、守法、执法、护法,遵守纪律,成为一个法纪严明的人。
道德方面,诚意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的所有规范,讲义务,讲良心,严以律己,以善心善行为乐,并养成习惯,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上述几方面是所有职业道德的共同基础,也是师德的基础或广义师德绝对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内容。只有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岗位特殊要求,建构狭义的特殊的教师职业道德,才是牢固的、深刻的、持久的。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的特殊职业道德是所有公民和职业者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优良素质在教育活动中的集中统一的具体表现。特殊的师德表现同一般道德一样是巨细无遗的,概括地说可分以下几方面:
1、热爱教育事业。
在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基础上,自觉选择教师职业,忠于职守,诲人不倦,一丝不苟。“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以为教育事业立功、立德、立言而自尊、自慰、自豪。
2、热爱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必然落实于热爱学生。爱学生是爱他们是祖国的和人类的未来和希望;要爱他们成长中的每一微小的“闪光点”,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爱他们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能动性,爱他们的成长———教育劳动的果实。爱学生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学生要理解、尊重、信任他们,严格要求他们。要建立师生间民主、平等和“忘年交”情谊。要有鼓励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精神。
3、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
要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面对时代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激增,以及学生的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要保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间断地刻苦学习和修炼。永远富有做小学生的诚心和虚心,才能永葆教师的德高学深与活力,不误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4、尊重教育科学,认真负责,勇于创造。
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讲求教育艺术,坚持“文与道”统一、“他教与自教”统一,创造性地做好每一件教育教学工作。精心设计,认真实施,讲求教育效率和效果。要对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负责,要对教育的社会效益负责。
5、乐于合作,珍重合力。
要善于团结全体教师、家长和社会的积极力量,互助协作,形成教育集体合力,共同教育每个学生。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只有每位教师之间、教师同家长同社会积极力量之间经常保持联系,相互尊重、沟通信息、共商策略,尽可能地统一教育思想和教育要求,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消除学生无所适从的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
6、端庄优雅的仪表和风度。
教师的仪表和风度是教师的文化素养,主要是师德融合的外部表现。教师作为人的模范,仪表要求高,在语言谈吐、行为举止、面目表情、服饰打扮等方面,要纯真、朴素、整洁、清新,要适宜得体、优雅大方、稳重机敏。教师的风度是教师仪表的综合,形成稳定的带有整体色彩的外部形象,而不是单指哪一个仪表动作。教师的仪表和风度美是师德表里如一的体现,任何出于单纯的“包装”和娇揉造作,都是与师德相背的,是对教师形象的扭曲。
高尚的师德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保证,是提高教师各种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催化剂,是调节各种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合力效应的粘合剂,也是学校取得社会良好评价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总的说来,师德的价值在于它是学校教育方向、教育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列宁所说:“在任何学校,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任何‘监督’、任何‘领导’、任何‘教学大纲’、‘章程’等等……绝对不能改变由教学人员所决定的课程的方向。”(《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52页)
在研究师德的多方面重要价值时,我们尤其应特别重视教师的为人师表意识和行为的价值。为人师表,简单说即教师自觉地以自身的纯正品德为学生作表率、作榜样、作示范,即以身作则,或身教。为人师表或身教作为师德之一与其他师德相比,其特殊价值在于它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其教育力度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为人师表或身教的这种巨大教育力量,首先来自教育者的自我对象化的严格律己性,即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其次身教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直观的;其三是身教不凭借言教,是通过平等交往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不带任何“压力”,因此它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敬仰、信任、共鸣、向往和模仿,从而对教师的言教也愿意听从。这就表明教师的为人师表或身教是自觉地将自身品德外化为教育手段,其高效性是任何教育力量都不可比拟的,达到了教育家的至高境界。
教师为了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就必须事事时时严格要求自己的德性要先于、高于、优于一般社会成员或学生,并且要坦诚地接受学生、社会和自我的监督和评价。为人师表的这种纯真性、严明性、本色性和教育性,不仅不能有半点疏忽,而且也不容有任何一丝的虚假成分参杂其中。因为学生的自尊心和敏感性对教师的任何一点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表现都能立即明察秋毫,产生“被欺骗感”和对正面教育的“逆反心理”。有多少教训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再没有比教师的消极身教和伪善对一切真、善、美的否定所产生的恶劣影响更大的了。这种反证更加表明为人师表、身教不仅是师德教育功能的集中、高效表现,而且也远远超出了教师职业的规范和一般道德规范,升华到了人间真、善、美的高度和谐与人格美的至高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说,如果教育的实效性存在这样或那样“危机”的话,其中最严重的危机莫过于教师的榜样危机。这就是重视师德建设,强调为人师表的不容置疑的客观规定性。
1、师德是公民的普遍性与教师职业性品德的统一。
不论从师德的形成、内在结构的制约和教育目标的社会普遍要求来看,还是从教育活动对师德的特定规范和师德的教育功能来看,师德必然带有普遍的公民性和特殊的教师职业性。自觉地把握这种二重性,既有助于师德不致狭隘化,保持其与社会的普遍联系,又有助于凸现教育活动的特殊要求,不致停滞在一般化抽象化状态。
2、师德是教师做人的本色素质与充当教师的角色素质的统一。
教师不论是在教育场合还是在其他场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其品德就不带有职业色彩而具有自然个体的本色性。当这种自然个体本色性品德在教育活动中向教师角色转换时,便使教师的本色品德具有了角色性。自觉地把握这种二重性,既有助于教师保持普通人的自然本色,又有助于以教师角色意识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满足教育活动的需要。
3、师德是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统一。
师德是具有政治素质的属性的,而从师德的教育价值和效应看又是属于业务素质。自觉地把握这种二重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激发、提高师德的积极性。
4、师德作为精神文化,教师是认识和实践师德的主体与被规范和接受师德的客体的统一。
自觉地把握这种二重性,既有助于从师德的主体性视角体验人格升华和享用人师精神文化的愉悦,又可以从师德的客体性视角不断加深认识自我,提高自律水平。
5、师德的为人师表的形态,是德育内容自我对象化和活化与德育手段身教化的统一。
自觉地把握这种二重性,既有助于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受教育,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师德,再将这种活的德育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又有助于将自身活化的师德作为教育手段,有意识地运用它同其他教育手段相配合,增强教育影响的力度。
总之,剖析师德多层面的二重性,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德为师之本”的丰富内涵和先于、高于、优于社会一般道德和其他职业道德的实质,有助于教师的自珍自慰;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从新的高度推动师德建设向深层发展,充分发挥师德的多方面显性和隐性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首先,要兼顾少数人的低起点和多数人的高起点。
师德和师德建设从来都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固有课题。目前老题新作,确与师德“滑坡”的严重性和师德建设不力有关。在教师队伍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从实际出发,针对师德方面的消极问题,具体地提些几“不准”、几“达标”和若干项规定性活动,其中带些法纪规范的起码要求,起点低些,他律性浓些,这是师德建设补救性发动起始阶段所应该的。不过,从全面看,在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师德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从一个大城市对十多个行业人格形象的民意调查结果看,教师人格形象优良是占第一位的。从各地表彰的优秀教师看,其师德层次也是比较高的,即使在一般教师中师德合格者也占多数。这就说明,师德建设既要针对少数师德层次低者,更要针对多数师德层次较高者,提出符合师德固有标准和逐步达标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师德建设面对全体教师,立足于长远的教师队伍建设,而不致是“一阵风”,少数人唱独角戏。
其次,要充分认识师德素质形成的难度和认识误区。
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寻”。这里的“经师”和“人师”虽不是师德的同义词,但确含指了师德是人师的前提性条件,是人师的本质之所在。“经师易得,人师难寻”,是说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素质较之教师的师德素质,不论从培养提高还是从社会招募来看,前者比较容易,后者比较艰难。几千年来的事实和现代科学成果都证明,这是一条不容置疑的真理。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在培训和遴选教师时,却常常把上述二者颠倒过来,甚至放弃了“人师难寻”和师德难育这一条,只留下“经师”一条,又篡改成“经师难寻”,以致在选择评价教师时,过于重才轻德,在培训教师时全力抓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素质。对于师德和“人师”或认为不那么重要,或认为不难形成,或认为只要不是常触犯刑律和屡教不改就可以用了。这样的错误认识导向,不能不说是目前师德低于师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师德的价值重于师才,师德的形成难于师才,这不仅早已被大量经验事实所证明,而且也被现代多种科学成果所证实。师德作为广义的高层次的品德,其心理结构和社会性结构的复杂性,其形成和发挥作用过程的多种变量及其所需要的相应体制和机制,其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影响,都远远超出师才。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就不展开论述。加强师德建设,如果不从理论深度上树立科学的师德价值观和师德形成观,是难以取得效果的。
第三,对师德“滑坡”问题要进行归因分析。
目前师德“滑坡”虽属少数,但对于大面积教师队伍建设确是一大障碍。师德的形成和变化都与其相关的客观和主观因素分不开。这里暂不论有利于师德形成的主客观积极因素,仅就其消极因素来看,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有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主旋律相背的多元化思潮,特别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有教师物质待遇尚低于其他行业,提职提薪重智轻德、师德不属业务素质等影响;有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给教师加压智育任务的影响;有对西方的“非指导性教学”、“多媒体程序教学”、“学生中心论”、“道德相对论”、“谅解模式”等教育理论全盘接受的影响;也有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阅历浅、思想理论基础不深,对社会上的消极现象缺乏抵制能力,忽视自身师德修养的相互影响,等等。师德建设面对这样多而杂的消极因素,必须引导、组织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作出情理结合的正确判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这是师德建设的治本措施,否则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取得内化性的持久效果。
第四,他律与自律并举,重在内化。
师德规范中既有思想观点和情感意志成分,也有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成分;既有他律性,也有自律性。一般地说,师德的形成由外部的他律逐步地转化为自我内部的自律,是合乎规律的。只有自律才能使师德内化为具有本色与角色统一的主体性精神财富。
目前的师德建设,各地千方百计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概括起来不外两大类:一是偏重他律性的,另一是偏重自律性的。属于他律性的举措,诸如制定各种规范师德的条例、规章、准则;改进教师评职晋升制度;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开展评比、检查、监督、评估活动;对师德欠佳、有错的教师实行淘汰、惩处制等。这些从外部规范师德的硬措施,对扶正抑邪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有助于向自律转化,是必要的。同时也出台了许多自律性措施,诸如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活动的通知》,开展生动活泼的树典型学先进找差距活动;开展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教育理论,树立师德意识的活动;倡导岗位磨练,强化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等,这有助于直接形成严格自律精神和完美的师德。
目前,他律与自律并举,偏重些他律,是无可非议的务实态度。不过,教师是成年人又有文化,对他们中多数已有一定师德基础的人来说,将师德的提高纳入日常整个教师素质提高的活动系列之中,强调自律和内化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改革各种教师培训制度,将师德培养纳入教育计划。
我国目前的各级师范院校和各种职前职后短期培训机构,虽然多数均宣布重视师德培养,实际上还是重在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培养,师德建设远未完全落实。我们常见的教师培训活动,基本是在提高文化专业素质,极少见到培训师德的。要改变这种“学而不师”、“师而欠德”、“师德无用”的自误与误人的不良状况,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彻底转变办学思想,将师德培养纳入教育目标、体制、课程、环境、生活、生源、分配、评价和管理等所有教育环节,真正落到实处。这项改革虽然艰巨,但只要改革者心中有师德,通过精心设计,认真试验,是可以逐步建立起全新的培养全面教师素质的新体制的。
师德建设的理论问题,在广度与深度上绝不限于本文所述。师德理论研究的成果对整个师德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和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的.